吴字华基,号云冲,北宋闽南民间名医,生于太平兴国四年(公元979年),卒于景佑三年(公元1036年),享年58年。吴自幼贫寒,常随父吴通讨小海为生。因母黄氏患病无力延医而死,吴乃立志学医,以拯救世人。初拜蛇医为师,学会捕蛇、采药;后到名山古刹,拜访道士高僧,学习针灸、汤药,经过长期医疗实践,后成为医德高尚、医术精湛、深受群众爱戴的一代各医。
吴生活于北宋初期,当时国家刚刚统一,经济日趋繁荣,科技有了新的进展,医药事业也得到普遍重视,一方面选拔医术优长者,一方面奖励献医药书者,并置校正医书局,负责编辑整理本草、方书等。此时民间医术也相当流行,各地民间医家脱颖而出,他们为民采药治病,摆脱病魔的纠缠。吴就是当时众多民间医家中的一位杰出的典范。
宋初仍继续唐代儒道佛并行的方针,特别对道教采取崇奉扶植的政策。从宋太祖开始,经过太宗直到真宗,把崇奉道教推至高潮。太祖曾将道家“治世莫若爱民,养生莫若寡欲”的话,书于屏风间,作为座右铭。上有所好,下必有甚,因而崇道蔚然成风。历来医家都深受道家的影响,而至宋代则有过之无不及,因此,在吴的医学活动中渗透道家的思想是毫不奇怪的。
北宋时闽南一带已是物产丰富的渔米花果之乡,但同时又是疠疫流行的生灾区。在这种情况下,人民群众特别需要救死扶伤的医生,因而也就涌同出象吴这样济世救人的好医生。人民群众需要越迫切,医生在人民心目中的地位也就越高,这就是吴所以被后世永祀不衰的根本原因。
吴一生的医药实践是相当丰富的,其医疗业绩是相当卓著的,在闽台人民中的影响也是相当深远的。可惜吴没有留下自己的著述,正史上也未列传。为了发掘其珍贵的医学思想,只得从传说是他留下的药签中,以及地方志所载后人为祭祀他而撰写的文字中,姑作一番间接性和探索性的研究。许多问题还须等待发现更多的材料,才能作出精确而全面的鉴别和论述。本文仅是“初探”,错漏之处,恳望指正。
二、吴的主要医学思想
吴作为北宋的名医,行医数十年,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。现存于慈济宫的药签,不仅具有简洁明确、文句规整,诵之有韵的特点,而且,体现了“审证原因,审因求治”的原则。现结合他行医的事迹作初步分析,先将其主要医学思想概述如下:
(一)济世度人的思想
吴从医的指导思想,反映了他的医疗目的和医学道德。他发愤学医,苦练歧黄,是为了济世度人;他在瘟疫流行之际,甘冒生命危险,四处采药施治,也是为了济世度人。他曾路遇一被盗确伤,昏厥倒地的少年,亲自背回,悉心治疗,使此少年得以复活,突出地表现了他济世度人之医德。公元1031年,他治愈了宋仁宗义母的乳疾,但他不图功名富贵,谢绝了御封“御史太医”的高官,明确表示“吾志在慈悲济世,拙劣救苍生,荣华富贵,非我所愿。”吴确实是这样身体力行的。“济人无贵贱,医无贫贵分。”上至太后,下至贫民,他都一视同仁,给予精心治疗,做到救人无数,选奏奇功。“古善为医者,皆自采药。”吴正是这样的“善为医者。”他最后也是因为“以济人为念,”亲自攀登龙池岩,采摘“金不换”草药,才不幸堕岩身亡的。真是鞠躬尽瘁,死而后已。
(二)道佛兼容的思想
在吴的医学思想中,既有佛家的思想烙印,更有道家的基本观点。在其药签中有一签曰:“退其热,养其心,求神佛,道恐深。”这里,关于“求神佛”的思想表现得十分明显。可是,在另一签中又写道:“热已甚,莫吁嗟,险有救,恳仙家。”这里又明显地表现了“恳仙家”的道教思想。吴这种既道又佛,以道为主的宗教思想,反映了北宋当时占统治地位的佛道兼行,崇道尢甚的社会风气。他不仅本人“不茹荤,不受室,”而且渗透于处方中的医学思想多处与道教医学思想相一致。例如,吴在处方中经常强调“清心寡欲”,“养静为先,”“切戒浮意”,“禁忌房事,”“急除欲念”等,这就与北宋处士王昭素对太祖所说的“养生莫若寡欲”相吻合,更与老子所谓“无为”、“无欲”的思想一脉相承,也是唐代名医孙思邈的“志存救济”、“无欲无求”思想的合理继承。他们都认为纵情恣欲乃百病之源,因此必须去欲戒浮,才能除病长寿。此外,贯穿了道家医学中的阴阳三行思想,在吴的药签中也多有体现。
(三)固精养气的思想
吴在药签中贯彻了道家的“精”、“气”、“神”的哲学思想,并把道家这种生命的哲学与自己的医疗实践结合起来,并用来分析病因,兼作治病的良方。他在一个药签中写道:“元精不固,肾气不顺,化精固气,理中之运。”在另一药签中写道:“肾气亏极,原为先天;固精养气,为未服焉,”他认为肾病的主要根源在于精不固、气不顺,因此,治疗的方案应是固精养气,化精固气,这才是治愈疾病的正确途径。他充分认识到“气乱则病,气治则安”的医理,因而在许多地方强调要“调气”、“理气”、“益气”、“行气”、“调卫真气”和“补中益气”等等。
(四)调卫气血的思想
与固精养气的思想联系的是调卫气血的思想民。吴对气血问题也很重视,曾用五寸铜针,按穴施针,使患者气血流畅,两辅以汤药,使许多沉疴全愈。慈济宫的药签中有:“血本有亏,气亦多虚。气血两补,自得安舒。”“气血补,全在脾。”新血不生,旧血末行。调卫气血,元亨利贞。“心脏无力,气血衰微;补心养肾,旧病复初。”从这些药签中可以看到,吴把气血不调或气血衰微,看作脾疾的病源,并强调要“调卫气血,”做到“气血两补”,患者才能康复。
(五)病嫌治迟的思想
吴在一药签中写道:“胃热肝郁,病嫌治迟,善心启发,以传后嗣。”这里,他发挥了祖国医学中关于预防,早治的思想。从《内经》到《千金要方》,历来都强调预防为主,早治早好。对患者来说,如不快,即须早说,勿因隐忍而成痼疾。因经,妥善于耐心启发患者,好自为之。对医生来说,“上医医未病之病,中医医欲病之病,下医医已病之病。”吴可以称得上是医中的“上医,”他善于预测,以便防治那些欲病之病和未病之病,这正是其高明之处。他在不少处方中都贯彻了这个思想。便如,“疟疾将成,寒热不轻,仙方妙药,服下有灵。”他治病于将成末成之时,可谓上策。
(六)因人施治的思想
道教医家孙思邈讲过治病因人而异的道理,他说:“人有老少,体有长短,肤有肥瘦,皆须精思商量,准而折之,无得一概,致有差失。”这种朴素的辩证思想在吴的医疗实践中也有体现。吴在治病时非常重视人有长幼之分,进而按医疗对象分为男科和妇科(儿科)。长幼虽患同一种疾病,但在用药的种类、剂量均有不同。例如,因气血不调而致病,无论长幼均须气血两补,然而吴却能因人而异,分别对待,对于男科病人则从轻处理,只用“黄芪五钱,当归一钱”,也不用拌酒水炖服。这种“精思商量,唯而折之”的态度,往往能取得妙手回春的奇效,避免了一概而论的错误。
(七)用药唯实的思想
从吴的药签可见,除上述用药因人而异的辩证思想之外,还很注意实事求是,从本地实际出发,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,尽量不用贵药和难煎之药,而力求多用地产药、便宜药和易煎药,这样既适合民间的医疗需要,也照顾百姓经济负担的可能。据《海澄县志》载,龙海地区有着丰富的药材资源,多产桔梗、麦门冬、薏茅屋苡、香附子、吉构藤(即降真香)等,这些在吴的处方中多有采用。与此同时,吴也不排斥对外来药的采用。当时由于北宋门户开放,对外交通发达,从国外进口了不少香药、外来药,如豆蔻、木香、槟榔、檀香、茴香、犀角等疗效颇高的好药,在吴药签中也时有采用。如他曾将槟榔用于医治“蛔虫介碍”疟疾发作等症;也曾将豆蔻用于治疗筋骨酸痛、胃寒肾虚等疾,还将犀角用于医治“血升胃热”及一些“热已甚”的恶疾,用白檀香治过“食不知味,胃肠有热”的病症等等,这表明吴当时在一定程度上还有某些学习外国用药的开放意识。此外,他常常开单味药,这也反映了北宋当时医药发展的一个特点。如“胃肠太寒服干姜二钱见效,”“口渴实热”用庞香一分,脾湿痰多用薏仁五钱,退热养心用牛黄一分等。吴还常用动物药,如豚胆汁、雄豚脏、童便、小肠、牡蛎、鳖甲等。
(八)劳疗食治的思想